宁海县黄坛三村传承“百年约定”携手共富前行
山花烂漫时,锣鼓喧嚣中,4月22日宁海县黄坛镇“三月三”游龙民俗文化节在逐步村热闹开启,共庆地缘相近的逐步、张辽、里塘三村缔结的百年之约,传达三村村民携手前行奔赴共富的美好愿景。来自三村的乡贤志士、老少村民,以及黄坛镇接壤的天台各村的村民等上千人参加了此次活动。
“世代友好,村民和谐友好,邻里互助……”这是三个村共同遵守的“约定”,代代相传,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。“我们三个村同处上月山麓下,世代邻里。自古以来,村民平日往来、婚礼联姻、联宗祭祖不绝,可以说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不是一村人,亲如一家人。”逐步村的村民何岳斌告诉笔者。一直以来,三村村民互相帮助、和谐互助的生活场景,也被十里八乡的人所传颂。
曾经有一年,双峰山区连续几天下雨,逐步村51岁的村民何险峰的50亩香榧来不及采摘,眼看香榧就要烂在地里。里塘村村民章忠标知道情况后,组织10余名村民去抢收,张辽村的村民了解情况后,也赶去帮忙。近万斤的香榧鲜果才幸免于难。像这样乡亲们互帮互助的暖心事不胜枚举。
如今,三个村庄几百年来守望相助的宝贵情谊,成为村民振兴乡村、共富前行的动力源泉。村之间的“友好约定”也成为村庄抱团发展、共建共享的“共富之约”。近年来,三个村共同努力,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,发展香榧产业,打造共富工坊,助力村民致富增收。“之前因为双腿瘫痪,又住在高山上,日子过得非常困难。如今,我有了‘共富工坊’帮我接单卖竹编,现在不仅能依靠手艺赚钱,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了。”逐步村的低保户何善溪说道。原来,逐步、张辽、里塘三村成立党建联盟,与宁海笋业联合体达成合作,建成笋业联合工坊。该工坊利用刚建成的党群服务中心一楼,以笋产品包装加工、竹工艺品制作为主打项目,吸收闲散劳动力,并对散户笋农的产品进行兜底销售,保证村民拥有稳定收益,现已吸引60余名闲置劳动力和低收入群体实现“家门口”就业。
由于三个村庄身处双峰片区,坐拥丰富的生态资源。为此,黄坛镇给这三个村制订了一个整体的5年规划:发展旅游经济,打造浙东唐诗之路文化走廊。逐步村依托山水云海资源优势,围绕“台东会议”旧址,打造红色旅游教育基地;里塘村利用村内古民居和丰富的山林资源,发展民宿和农家乐经济;张辽村利用丰富的竹林资源,做大竹文化,打造民宿和露天营地等。如今,三个村各自发挥特色、取长补短、串珠成线、抱团生长,在群山间勾连起了一条“世代友好桥梁”,也携手铺起一条共富之路!